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经信局获悉,上半年北京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.2万亿元,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1%、高于全国1.1个百分点。上半年北京工业、信息软件业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重点产业,增加值合计首次超7000亿元,占GDP比重超过三成,对经济增长贡献超六成,上拉GDP增速3.4个百分点。工业经济提质增量,主要呈现出态势好、结构优、后劲足的特点。
信息软件业高位增长
伴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快速发展,北京市云计算、大数据、基础软件、应用软件(包括互联网应用)、数字内容服务等细分领域增势强劲。
上半年,北京市信息软件业实现增加值4944.6亿元,同比增长12.4%,总量规模、增长水平、经济贡献居全市第一支柱产业地位。
北京信息软件业呈现出优势领域领先地位不断巩固的特点。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唐建国介绍,北京市云计算、大数据、基础软件、应用软件(包括互联网应用)、数字内容服务等细分领域增势强劲,带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-5月实现营收7833.3亿元,同比增长21%;由软件产品收入、信息技术服务收入、信息安全收入、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4个板块构成的软件业务前5个月收入超万亿元,位居全国榜首。唐建国表示,北京持续强化数字经济政策引领。深入实施《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》和“数据二十条”,发布《关于加快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引领发展的若干措施》《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》等系列创新政策,持续加大在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、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,提振市场热情。
上半年,北京市新建5G基站1.42万个,累计建设12.16万个,每万人拥有5G基站55个,全国居首。发布《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》,算力基础设施“一廊四极”结构不断深化,上半年新增公共智能算力7348PFlops,全市现已形成超2万P的智能算力供给规模。
“上半年全市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7家,累计已达14家,小米北京智能工厂正式落成投产,智能手机年产能将达到千万台量级。”唐建国表示,数字人民币全面开展示范应用,丰台区率先实现区级财政统发数字人民币工资全覆盖。建成北京城市码时空标识数据服务系统,成为全国首个城市级时空编码设施。全市首个社保经办“数字员工”启用,试运行期间工作效率达人工3倍以上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,全面继续加强政策创新,落实重点项目,引育优质企业,完成数字经济增加值7.5%的年度增长目标。按照年度工作要点,切实推动完成如下任务。”唐建国表示,一是巩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效。二是进一步繁荣数据要素市场。三是持续提升数字产业能级。四是纵深推进数字化赋能。五是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。
此外,北京还将面向重点行业领域,体系化布局关键攻关项目,加快补齐关键软件核心技术短板。前瞻布局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新兴软件,抢抓机遇打造长板优势。
工业经济提质增量
工业经济延续一季度以来良好发展态势,产值规模逐季抬升,不仅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,也实现了效益的合理回升,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上扬曲线。
“工业经济提质增量,走出高质量发展‘铿锵步伐’,主要呈现出态势好、结构优、后劲足的特点。”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处处长王德介绍,上半年北京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.2万亿元,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1%、高于全国1.1个百分点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8.9%,连续9个月回升。
“工业经济延续一季度以来良好发展态势,产值规模逐季抬升,不仅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,也实现了效益的合理回升,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上扬曲线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%和12.9%,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超四成和七成。”王德表示。
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启航,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万辆,同比增长3.5倍,理想汽车纯电新产品量产上市,小米汽车首款产品发布,宁德时代华北首座电池工厂开工建设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开创车路云协同、开放道路驾驶、网联云控式智能驾驶(L2+L4)方面三项“全国第一”。电子信息制造业成果辈出,北方华创半年营收增长超20%,站稳世界第八位置;生物医药产业谋划布局,积极推动生物药和医疗器械领域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,阿斯利康与民海生物合作建设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一体化创新疫苗基地,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CDMO平台投用,在京形成南北协同布局。智能装备产业焕发新生机,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“天工”,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。航天航空产业驶入发展“快车道”,中关村(延庆)无人机产业园开工,北京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落地丰台区。经济技术开发区“火箭大街”开工建设,将打造十余个共享试验与共性制造平台。
“下一步,将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,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,不断提升产业链安全和韧性水平,加快升级传统产业,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前瞻布局未来产业,持续推动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,努力塑造首都产业发展新动能、新图景。”王德表示。
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
北京市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服务工作。围绕“培育、政策、服务”三方面,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支持中小企业“专精特新”发展的决策部署,多措并举。
“截至2024年6月底,北京市共有在营中小微企业198.5万家,今年以来日均新设企业640余家。”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处处长杨靖国表示,根据对2000多家中小企业样本的持续监测,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呈现波浪形回升走势,运行趋势持续向好。
在培育方面,北京夯实梯度发展的“金字塔”。通过敞口申报、线上办理、季度评审、达标即享,吸纳优质企业入群归队。会同各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共同建立靶向培育、滚动发展机制,不断完善“金字塔型”梯度培育格局。截至目前,已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2530家,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083家,国家级“小巨人”795家,“小巨人”企业数量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各城市之首。15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已在境内外上市,市值突破了一万亿元。
在政策方面,北京丰富惠企政策的“工具箱”。实施十大强企行动,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活力,通过1.25亿元中小资金支持了551家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,正在组织专精特新制造业企业申报今年的数字化赋能项目。正在择优遴选一批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申报国家重点小巨人高质量发展项目。
杨靖国透露,目前正在制定《北京市专精特新梯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进一步加大关键环节支持力度、扩大政策支持范围、引导创新资源不断向企业倾斜,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。将来也会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。
在服务方面,要打造营商环境的“模范城”。《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》(以下简称《三年行动计划》)提出了五级服务载体。其中示范平台基地、专精特新特色园区、专精特新服务站均为专精特新企业打造立体式的服务体系。目前正在布局设立100家专精特新服务站,充分发挥“全国首创、专业精准”的优势,以公益化、专业化、便利化、多元化为特点,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发展壮大。正在试点建设10个专精特新特色园区,提出了聚焦产业集聚、聚链融通、数智加速、资本助力、生态赋能、人才引领等6个发展方向,完善产业、研发、资本、宣传、信贷等全要素资源保障体系,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步入发展“快车道”。
杨靖国表示,随着《三年行动计划》“12358”工作体系落实落细落地,到2027年,北京基本能构建出北京特色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。将会打造1千家服务载体,培育和服务1万家专精特新企业和3万家创新型、科技型中小企业,每年累计服务100多万家次/中小企业。形成“以点带面、连线成片,政策直享、服务直达”的服务格局,切实提升中小企业获得感、满意度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。
中工智科技有限公司
中国设备管理协会
电话:18201383503
传真:010-68683796
邮箱:expo2004@foxmail.com
地址: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东街65号融科创意中心A座1604